第(3/3)页 “这分明是李相提出来的妙计……” “李斯没这个胆子招惹天下贵胄。”王翦嗤笑了一声。 “他若有这个胆子,儒墨两家,早已经不显于世。” 王翦自然看得清楚赵泗这小子自然就是在敷衍自己。 王翦和李斯共事过,自然清楚李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 李斯倘若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那么李斯就绝对不会是始皇帝的应声虫,坐着大秦左相的位置,权倾天下,却干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。 自始皇帝一统以后,从始皇帝,乃至于文武百官,都陷入了一片迷茫。 天下是一统了,可是该怎么治理却全然没有头绪。 无他,没有先例…… 有人提出复古,按照商周分封诸侯的路子走,有人提出按照大秦现有的郡县制继续治理天下。 于是一场波及天下学派的辩论展开了。 在这场争斗之中,李斯获得了全面的胜利,可是李斯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变法,而是在延续商君旧法的情况下重新修补漏洞。 故而导致现在的秦国既有新朝之乡,又患有几百年的旧国之疾。 变了,但变得不够彻底! 新老贵族并存,李斯是懂妥协的。 甚至于在获得全面胜利以后都没有赶尽杀绝,天下多少法家弟子时五蠹和显学为瑰宝? 多少法家弟子认为要将儒墨两家除恶务尽? 李斯并没有这么做。 一方面是因为李斯懂得逢迎上意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斯没这个魄力担负失去权势的风险。 时至今日,李斯早已经不是那个冒死递上谏逐客书的李斯。 王翦很清楚,李斯绝不会也绝不敢向始皇帝提出来这样的政令。 李斯未必想不到这么做,可是他绝不敢提也绝不敢为! “老夫只是好奇,你拿什么说服了李斯。” 王翦眯着眼睛看着赵泗,眉目之间满是沉思。 (本章完)